白玉鄉變“群眾跑腿”為“服務上門”,打通養老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
為提升養老服務精準度與溫度,保障養老資金安全發放,白玉鄉積極探索服務新模式,將傳統生存認證中“群眾跑腿”的被動模式轉變為“服務上門”的主動關懷,切實破解老年群體辦事難題,讓惠民政策直達人心。
以往,老年人需前往指定地點完成生存認證,這對行動不便、居住偏遠的老人而言困難重重。為此,白玉鄉組建專業服務隊伍,選拔責任心強、業務精湛的工作人員成立上門服務小組,并開展專項培訓,確保認證流程規范高效。同時,全鄉對老年群體進行全面摸排,建立涵蓋居住地址、健康狀況等動態信息臺賬。經統計,全鄉共114戶行動不便老人需協助認證,其中107戶為2024年已享受養老金人員,7戶為2025年新增對象,目前均已完成上門認證,實現“應認盡認”。
服務小組按計劃逐戶走訪,不僅高效完成生存認證,還耐心講解政策意義,消除老人疑慮,從源頭杜絕冒領、騙取養老資金現象。此外,工作人員化身“貼心管家”,為老人打掃衛生、代購生活用品,用實際行動傳遞關懷。這一舉措既保障了資金安全,更讓老人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,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對政府工作的信任與支持。
在龍格村,82歲的措熱爺爺因行動受限無法外出認證。得知情況后,服務小組第一時間上門,快速完成認證流程,并主動打掃房間。臨走前,工作人員留下聯系方式,承諾“隨叫隨到”。措熱爺爺緊握工作人員的手感慨:“你們比親人還親,感謝黨和政府的惦記!” 這樣的暖心故事,正是白玉鄉養老上門服務的生動縮影。下一步,白玉鄉將持續深化服務內涵,讓養老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,真正成為群眾信賴的“民生保障線”。